梁平区简介

中文名称

梁平区

外文名称

Liangping District

别名

梁山

行政区类别

直辖市辖区

所属地区

中国西南地区重庆市

下辖地区

2个街道、29个镇、2个乡

政府驻地

梁山街道桂西路6号

电话区号

023(+86)

邮政区码

405200

地理位置

重庆市东北部

面积

1892.13平方千米

人口

65.36万人(2016年常住人口)

方言

西南官话-成渝片

气候条件

亚热带季风气候

著名景点

双桂堂、蟠龙洞、滑石寨、东山国家森林公园等

机场

梁平机场(军用)

火车站

梁平站、梁平南站

车牌代码

渝F

特产

梁平柚、梁平甜茶

行政代码

500155

区委书记

杨晓云

区长

蒲继承

梁平县位于重庆市东北部,东邻万州区,西连四川省大竹县,南靠忠县、垫江县,北接四川省达州市、开江县。幅员面积1890平方公里,其中耕地面积4.85万公顷,林地面积5.55万公顷,森林覆盖面积4.73万公顷。梁平县 - 基本概况梁平――重庆市东北部的经济重镇,西距重庆主城区180公里,东距万州区60公里,境内地势平坦,溪河纵横、气候温和,有重庆“小天府”之称。全县辖26个镇8个乡,幅员面积1890平方公里,总人口88万人。梁平交通畅达,区位优越。是重庆市主城区与三峡库区陆路中枢,是上海到成都公路、铁路交通干道的必经之地。东可接洽湖北,西可畅通四川,北可呼应陕甘,南可传达云贵,铁路、公路、航空为主的立体交通网络,已初步形成。318国道、渝巫路纵横全境,航空、高速公路先后开通,连接宜昌的万宜铁路也即将动工修建,近年来,通过交通带动战略的实施,乡乡镇镇通水泥路,1小时梁平已经实现。梁平已成为渝东北的陆空交通枢纽和重要的物资集散地。梁平资源富集,物产丰富。梁平拥有1300多种生物品种资源,粮油、蚕桑、梁平柚、畜禽、茶叶、蔬菜、笋竹等梁平县特色产业基地已初步形成,食品、化工、建材、机械、纺织等工业初具规模。天然气、石膏矿储量在重庆乃至全国均占有重要地位,其中、天然气储量10亿立方米以上,石膏矿储量约3亿吨。梁平文化积淀厚重。传统的梁山灯戏、梁平竹帘、梁平年画被誉为"梁平三绝",荣获"重庆市十大民间艺术"称号。梁平风光旖旎,旅游资源独具特色,旅游产品丰富多彩。竹丰湖、明月湖、双桂湖碧波荡漾;国家级东山森林公园以及百里竹海风景如画;西南佛教祖庭双桂堂令人神往。梁平环境优越,潜力巨大。这里发展环境臻美。近年来,县委、县政府高举招商兴县大旗,不断整治和完善发展环境,大胆创新,先后出台20个改善发展环境的文件,内容涉及投资优惠、政务改革、“一站式办公”、企业发展、房地产开发、鼓励消费等各个方面。“人人、事事、时时、处处”都是投资环境已从追求变为现实,“外来投资企业无小事”观念已深入人心。宽松和谐的投资环境吸引不少客商入驻梁平,梁平已成为巴渝大地一块淘金的热土。这里特色工业园区全面启动实施。按照“控制范围、科学规划、分期实施”的原则,规划面积达5平方公里,地处高速公路入口处的特色工业园区,近期将开发1平方公里并对外招商,为使园区能聚集各方面生产要素,入驻园区的工业企业将享受园区工业企业政策,实行“无费管理”。梁平县 - 行政区划梁平县辖25个镇、8个乡:梁山镇、仁贤镇、礼让镇、云龙镇、屏锦镇、袁驿镇、新盛镇、福禄镇、金带镇、聚奎镇、明达镇、荫平镇、和林镇、回龙镇、碧山镇、虎城镇、七星镇、龙门镇、文化镇、合兴镇、石安镇、柏家镇、大观镇、竹山镇、蟠龙镇、安胜乡、铁门乡、龙胜乡、复平乡、城东乡、紫照乡、城北乡、曲水乡。梁平县 - 历史沿革西周、春秋,县地属庸国。战国时属巴国、巴郡。秦、西汉,属巴郡月忍县(治今云阳)。西汉居摄三年(公元8年),县地属巴郡临江县(治今忠县)。东汉初,属益州巴郡。兴平元年194),刘璋三分巴郡,县地属固陵郡(治鱼复今奉节)。建安六年(201),改固陵郡为巴东郡,县地属巴东郡直至晋代。西魏元钦二年(553),置梁山县,以境内高粱山为名,治黄土坎。隋开皇三年(583),全国撤郡改州,以州统县,梁山县隶南州(治今万州区)。大业三年(607),废州设郡,以郡统县,梁山县隶巴东郡(治民复县今奉节)。梁平县唐武德元年(618),改巴东郡复置信州,梁山县隶信州。武德二年,析信州的3个县置南浦州,梁山县隶南浦州。武德八年,隶夔州。武德九年,隶浦州。贞观八年(634),浦州改名万州,天宝元年(742)改名南浦郡,乾元元年(758)复名万州,梁山县均隶之,直至宋初。宋开宝三年(970),以万州石氏屯田务置梁山军,亦名高粱郡,同于下州,隶夔州路,领梁山县(中下县),军治今梁山镇,县治自黄土坎亦徙此。元右元年(1086),还隶万州,寻复故。元至元二十年(1283),升梁山军为梁山州,领梁山县,隶夔州路。明洪武四年(1371),新宁县(今开江)划入梁山县,洪武六年十二月,裁梁山州,仍置梁山县,隶下川东道夔州府。洪武十年五月,改隶忠州,后还隶夔州府。洪武十四年,新宁县划出。清康熙七年(1668),裁新宁县入梁山县。雍正七年(1729),新宁县划出复置。雍正十二年,改隶忠州直隶州。民国2年2月,以道统县,梁山县隶川东道。民国5年,全川军阀混战,形成防区制,梁山县成为川军一、二军、国民政府军二十、二十一军的防区。民国18年,直隶四川省政府。民国24年3月1日,川政统一,全省划为18个行政督察区,梁山县隶第十行政督察区,列为一等县。民国29年,列为二等县。解放初,梁山县隶川东人民行政公署大竹专区。1952年12月3日,因县名与山东省梁山县同名,遂以境内有平坝而更名为梁平县。1953年3月10日,撤销大竹专区,梁平县划归万县专区(地区)管辖至1997年6月,1997年6月由重庆直辖至今。梁平县 - 地理交通梁平位于重庆直辖市东北部,县境地跨东经107°24′-108°05′, 北纬30°25′-30°53′,其地处高台,平均海拔450米。境内山、丘、坝兼有,以丘陵为主。主要山脉有东山、西山和中山,在东山与西山之间有渝东第一大坝——梁平坝子,面积100.73平方公里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,气候温和,四季分明,雨量充沛。梁平县内318国道从东向西穿越境内,渝巫(山)路从南到北跨越全境。渝(重庆)万(万州)高速公路从南向北贯通,其中梁平距重庆160公里,距万州60多公里。铁路有达(州)万(州)从西至东穿越全境。通过铁路可直到成都,在达州可转到北京。梁平县内有机场,在县城边上,为军民两用机场,直飞成都,广州,西安等。每个乡镇均有公路相通,并且都已经硬化。村内有机耕道,少数硬化处理。梁平县 - 十二五总体规划"十二五"时期的总体发展目标是:全面完成"十二五"规划,经济社会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全市平均水平,全面建成"五个梁平",2004-2020年梁平县总体规划图社会事业全面发展,城市品质明显提升,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,物质文明、精神文明、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,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示范县建设取得重大进展,建成重庆市统筹城乡先行示范县、"两翼"地区经济强县、巴渝民俗文化名城和西部地区生态宜居的山水园林城市。到"十二五"期末,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是:地区生产总值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多,达到300亿元,年均增长16%以上;常住人口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翻一番,达到3.6万元;工业总产值突破500亿元,年均增长23%;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0亿元以上,年均增长25%;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000亿元,年均增长35%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97亿元,年均增长20%;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3.2万元、1.3万元,年均分别增长15%、20%,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到2.5:1;城镇化率达到50%以上,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%以内;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.5‰以内;万元GDP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、主要污染物排放持续降低,公共机构节能改造面达95%以上。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:9.9:55.1:35.0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。"十二五"经济社会发展任务艰巨、责任重大、使命光荣。我们坚信,再经过五年的大干、快干、巧干、实干,一个基本靠近工业化、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的新梁平一定会崛起在渝东北的大地上!一个经济更加发展、民主更加健全、科教更加进步、文化更加繁荣、社会更加和谐、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,一定会展现在全县人民面前。梁平县 - 民族人口民族构成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,全县有40个民族,汉族849260人,占总人口99.9%,少数民族39个、804人,其中10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土家族196人、蒙古族169人、苗族95人、回族54人、壮族48人、彝族42人、布依族33人、朝鲜族28人、维吾尔族28人、满族26人、藏族20人、侗族20人等。梁平县年龄构成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,梁平县14岁及其以下少年儿童202543人,占总人口23.8%,15—49岁青壮年462627人,占总人口54.4%;65岁以上老人60635人,占总人口7.1%;全县最高龄老人100岁。性别构成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,全县的性别比例(即每100名女性的男子数)为108.9%,男性占52.1%,女性占47.9%。文化构成解放初,梁平有90%以上的人是文盲或半文盲。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,全县有大专及其以上文化程度8263人,高中文化程度45304人,初中文化程度254425人,15岁以上人口中文盲或半文盲7211人,分别占全县总人口的1.0%、5.3%、29.9%、11.1%,每1000人中有大专及其以上文化程度9.7人,高中文化程度53.3人,初中文化程度299.1人,小学文化程度456.8人。职业构成民国时期,全县95%以上的人从事第一产业,建国后,产业结构有一定的变化,特别是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后,农村劳动力剩余,促使乡村企业蓬勃发展,从事个体工商业、工业、建筑业和第三产业的人员比重有较大幅度的上升。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,全县在业人口419870人,占总人口的49.4%,其中从事第一产业349880人,占在业人员的83.3%;从事第二产业26300人,占在业人员的6.3%;从事第三产业43690人,占在业人员的10.4%。梁平县 - 梁平三绝传统的梁山灯戏、梁平年画、梁平竹帘被誉为“梁平三绝”。曾被誉为川东奇葩,2000年被评为巴渝十大民间艺术之一。梁山灯戏是梁平县的地方小戏,被誉为“艺苑奇葩”,是全国的稀有剧种之一,距今已有近500年历史,远在明正德年间(1506——1521),梁山灯戏就从民间的“玩灯”和“秧歌戏”母体脱颖而出。清代中期是梁山灯戏发展的鼎盛时期。有竹枝词云:“唱灯随处是歌楼,曲子无腔易转喉。传说官班明日拢,开场先看小包头。”每逢节日盛会,各乡筑台竞演,梁山灯戏逐渐成熟成型,在音乐、舞蹈、表演等方面形成了较为稳定、独特的艺术风格。特别是梁山灯戏的主干音乐“胖筒筒调”(也称“梁山调”),旋律优美简洁,易于传唱,并渗透到湖南花鼓灯、江西采茶戏等十一个省市数百个县的地方剧种的音乐中。湖北《宜昌府志》、《汉皋竹枝词》和乾隆30年《辰州府志》等历史文献均有记载。20世纪80年代以来,梁平对梁山灯戏进行抢救、挖掘、整理、研究,湖南、湖北等省从事戏曲研究的专家学者对此进行深入研究,并发表论文,出版专著,在国内戏曲、音乐界引起了较大的反响。其优秀剧目《送京娘》、《抢财神》、《招女婿》、《卖驴》等先后30余次荣获重庆市首届乡村文艺汇演金奖、全国计划生育文艺调演“天利合杯”银奖、文化部第11届“群星奖”金奖等奖项。梁平县梁平年画曾被誉为“天府之国”三大年画之一。梁平年画起源于清初,已有300多年历史。它用浪漫主义手法,大胆的艺术提炼,以驱邪纳福、喜庆吉祥、历史故事等为题材,造型独特、精美,人物形象生动活泼,机智幽默,充满强烈的乡土气息,技术上具备了动画、剪纸和漫画的效果,其画面饱满简洁,造型古朴粗犷,神态生动,构图完整,对比强烈,从视觉上给人以强烈的形式美,作为套色木刻版画,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,其丰富的人文内涵,久看不厌。梁平竹帘制作工艺已逾千年历史。具史料记载,早在北宋年间,就被列为皇家贡品,饮誉天下,素有“天下第一帘”之称。梁平竹帘采用当地盛产的慈竹为原料,运用传统工艺,并结合书画、刺绣、植绒等多种表现手法,制作出各种形式的挂帘、屏风、装饰画及实用工艺品。它色泽典雅、工艺精细,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自然风韵。

载体资源
投资咨询热线
400-168-6016
  • 产业扶持政策
  • 企业投资政策
  • 土地厂房政策
  • 其他相关咨询
  • 已为您免费生成了个人网上空间
    快去查看吧~